2009年5月19日

[知識分享站] Best Practice 提供 Best Clinical Practice (診斷篇)

近日“日本腦炎今年提早一個月報到”的報導讓家裡有幼兒的家長們緊張了起來。在所有病毒感染引起的併發症當中,最令我們擔心的就是會不會合併中樞神經方面的侵犯並且留下永久的後遺症。由於腦炎早期的症狀如倦怠、嗜睡、食慾不佳、活動力減退等多不具特異性,且病程進行相當緩慢;加上幼兒不善於表達,因而容易延誤診治。因此臨床醫師們如何在最短時間之內做出明確的診斷,並及早給予適當的處置,是臨床上最重要的課題。

腦炎患者會有哪些症狀呢?又有哪些治療方式呢?像此類臨床問題,我們可以利用由Clinical Evidence的出版商-BMJ Group透過專家團隊針對臨床問題整理並提供完整輪廓的最新臨床決策支援系統-Best Practice來獲得所有具實證基礎的答案!

首先,我們直接在Best Practice的首頁輸入腦炎(encephalitis)查找:



接著,Best Practice會將我們查詢的結果依醫師主要參考的資訊類別分類。



在本例,因為我們要尋找腦炎的診斷方式/判別方式,所以我們可以直接點選腦炎的Diagnosis類別,選擇相關診斷資訊:包括病人的病史及臨床徵兆、各式的生化及血液檢驗資料、鑑別診斷、臨床指引等等。



Diagnosis- History & Examination:

在Diagnosis提供的History & Examination裡進一步清楚列出若罹患腦炎主要可能產生的主要症狀(Key Diagnostic factors),如發燒、起疹子、耳下腺炎等,以及罹病高風險群資訊。透過這些訊息,我們可以快速初步判定患者是否有可能罹患與腦炎相關的疾病。



Diagnosis- Tests

Best Practice除了提供診斷所需的症狀資訊,還提供檢驗的方式,例如,若懷疑病患為HSV型腦炎,透過腦部斷層掃描(CT Brain),可以檢測出腦部的病變狀態,hypodense lesion部位、出血情況等狀況。



Diagnosis- Differential Diagnosis

鑑別診斷資訊則提供醫師確認患者罹患何種腦炎。例如無菌性腦膜炎會出現頸部僵硬、發燒但無精神狀態變化(也許有輕微是睡)或神經系統症候群症狀。醫師依據不同的臨床症狀來判別病患罹患的疾病。



經過診斷之後,一旦確定病患是腦炎患者,醫師可以立即透過「治療(Treatment)」來進一步取得臨床上可供利用的治療方式。如何取得?我們在下一期揭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