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日

[知識分享站] 快速有效的醫學資料庫-Best Practice資料庫

「學海無涯」,相信從事醫療工作的醫護人員感觸最深,因為必須讓自己隨時保持在醫學進步的前端,才能掌握最新、最合適的醫療方法解決病患的問題。從學校離開,投身於臨床工作,醫護工作者扮演的角色從單純的學生,變成身兼多重角色:臨床問題解決者、研究者甚至教育者。正因為角色不同,對於醫學資訊的需求也有所差異。本期咱e報要與各位分享的就是-在不同的需求下,可以運用哪些資料庫快速找到所需的參考資訊。

※ 臨床工作者

一位60歲男子某天半夜起來上廁所時,覺得右手怪怪的,使不上力,同時還感到頭昏眼花站不穩,他以為自己太累了,沒想太多,回房繼續睡覺,直到清晨起床才發現右半邊身體不聽使喚,出現癱瘓的狀態,甚至出現語言困難。送到醫院,醫師根據這些症狀推判該名男子可能罹患缺血性中風,而為求更謹慎診斷,醫師可以進行哪些診斷測試呢?

這樣的緊急案例每天都在上演,因此如何在最短時間內找到最合適、優質的資訊,便是臨床工作者對於醫學資訊需求的特色。除了可以利用Clin-eguide查找相關資訊之外,還可以利用Best Practice資料庫(註一)在短短地幾分鐘之內取得完整的診斷與治療的參考。

首先進入Best Practice,透過瀏覽/或檢索方式找到疾病「Ischaemic stroke」:



接著,資料庫便立即且依據臨床工作流程(workflow)系統性的列出本疾病的診斷、治療甚至預後等資訊:



因此在不到三分鐘的查詢時間內,醫師可以立即決定讓患者進行腦部的斷層掃描(CT)或核磁共振造影(MRI),確認患者腦部薄壁組織是否有出現黑影、血管的明暗等來加強診斷病患是否為缺血性中風,並確定是屬於血栓性或栓塞性的缺血性中風。



接著,在進行核磁共振造影後,醫師發現其腦組織確實出現缺乏血流灌的狀態且靜脈血栓形成,因此確認其為缺血性中風患者,並為其進行合宜的治療方式。

在治療方面,Best Practice建議利用抗凝血劑治療,且建議持續使用3至6個月,後續若無進一步的症狀產生,則可過渡改用沃法令阻凝劑(warfarin)替代。



註一:Best Practice針對目前臨床現狀-病患人數不斷增加,臨床工作者可用的時間愈來愈少的困境,由英國醫學學會所建置的臨床決策支援資料庫,可協助臨床工作者,在最快的時間內,點擊最少的連結,找到最合適且完整的參考資料。資料庫收錄內容均由各醫學領域專家審閱評論過,乃為優質實證參考工具。

《下期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