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3D? 因為他夠真實、因為他能貼近我們的生活、因為他能震撼我們的視覺觀感。3D早在很久之前就已經慢慢侵入了我們的生活。例如日常生活中的卡片,早已不安於份,出現了立體卡片;電腦遊戲,從早期的電玩,因為繪圖技術的進步及顯示設備的發展,也開發出平面的3D電腦電玩。近年來在因為影像科技技術的發展日新越異,最新的技術已讓我們能夠呈現真實的3D影像。
卡片、電玩……那醫學呢?

Cyber Anatomy引進了最新的立體投影技術,結合醫學資料,創造出劃世代的醫學教育資源。以往人們在學習解剖課程時,只能運用平面的教科書、擬3D的電子教學資源。這類型資源雖然可以透過繪圖技術,讓人體的結構呈現出部份的立體感,但卻都只限於平面的顯示技術,而且也不能與資源做直接的互動。
真實3D,即時互動功能

這是Cyber Anatomy的最大特色。除了能即時的呈現真實3D立體大體影像,還能讓人們直接操作立體影像,將大體影像旋轉至我們想觀察的角度,也可以直接對大體做模擬解剖,觀察肌肉、骨骼、神經等構造。除了這些基本的功能,Cyber Anatomy還結合其他的教學資源,讓人們可以直接在大體上標示出該部位的名稱、整合核磁共振的影像做即時對照、將解剖教科書上的圖解說明整合到大體影像,幫助我們建立完整的立體概念,徹底有效的運用e化資源。
2009年2月4日至9日台北國際書展,飛資得將提供數位內容展示說明會,讓您親身體驗CyberAnatomy的強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