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8日

[知識分享站] 新任行政主管的煩惱,讓作業流程E化系統來解決

八月份是各學術研究單位和行政部門許多的新任主管紛紛上任的時期,上任時首先面對的問題通常都是「如何創造單位更好的績效」,而績效的創造必定會從作業流程的E化和人力配置兩方面來著手進行檢討;以學術單位而言,讓人煩惱的是新任主管必須同時接手學術期刊的總編輯工作;以行政單位來說如何讓已經精簡的人力發揮最大的效益,但又必須服務母機構的教職員師生,這又是另一個艱鉅的挑戰和任務。

根據經濟部統計,台灣地區已經有64﹪的中小企業開始使用網際網路。近十年,政府機構、研究機構或大專院校單位也開始陸續導入電腦系統來提升服務,而當資訊科技與網路環境日漸成熟與普及,作業流程E化系統已經是各單位不得不作的選擇。

那麼要如何針對作業流程E化系統進行規劃或評估呢?吾人可以由以下幾點來進行:

  • 建置目的-預定建置的E化系統的目標到底是要解決什麼流程的問題?有什麼樣的作業流程是可以透過E化系統來解決的?
  • 系統使用對象-釐清使用對象的需求,包含系統的使用對象是誰?要解決哪些人的困擾?要簡化哪些人的工作或作業流程?
  • 流程-作業流程E化系統是否能將所有的人工和紙本作業流程完全數位化?
  • 功能規劃-流程E化系統所提供的功能,是要以滿足使用者需求為主或以行政單位的管理需求為主?
  • 資料格式-E化系統的資料格式是否可以匯出再利用?亦或者支援其他系統容納的XML格式。若E化系統屬於數位典藏類型的資料庫,是否能匯出ISO2709或者MARC檔的格式?
  • 安全管理-系統是否提供多元化的認證方式,例如可以整合單位或機構的人事系統、校務行政系統,同時更可以提供內建帳號的認證方式。以及使用者輸入帳號密碼時,是否提供傳輸的加密機制?
  • 權限管理-可提供嚴謹的管理功能,可針對網域、身份、群組做各種管理。

您可能不知道,飛資得在作業流程E化系統已經耕耘許久,也獲得國內政府機構、研究單位和大專院校的肯定。實際承接過的系統從圖書館的編目作業E化、教職員師生推薦購書E化,到圖書館讀者服務的E化系統(例如電子報製作及發送系統、線上報名系統、討論室及研究小間管理系統...等)。

此外飛資得近幾年陸續協助建置台灣地區學校或機構的計畫審查E化管理系統、學術刊物線上投審稿管理系統、文件知識管理系統…等,已經成為各單位推動作業E化不可或缺的好幫手。值得驕傲的是飛資得在開放式軟體上製作系統的努力獲得了國家的肯定,承接中央部會的大型系統,連續在2006、2007年獲得經濟部LINUX系統應用黃金企鵝獎的肯定。

面對作業流程E化還在傷腦筋嗎?想要黃金企鵝獎得獎團隊最佳的專業規劃與服務嗎?還在擔心系統軟硬體週邊配套措施無人協助嗎?飛資得服務完善,技術支援快速,且整合技術創新,提供更多加值服務。

心動了嗎?請與我們聯繫

我們專長的規劃和建置項目
  • 圖書館館務作業E化管理系統(含電子報製作及發送系統、線上報名系統、討論室及研究小間管理系統)
  • 圖書館推薦購書E化管理系統
  • 學術出版品線上投審稿系統
  • 計畫審查管理系統
  • 專利審查管理系統


[飛貓報新聞] 第三十屆醫學圖書館工作人員研討會

一年一度的醫學圖書館工作人員研討會已經邁入第三十個年頭,在這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將由成功大學圖書館醫學院分館來承辦。本次研討會中各項議程、活動、報名表…等皆可上網http://www.medlib.ncku.edu.tw/signup.htm來取得更進一步的詳細資訊。主辦單位甚至貼心地提供住宿情報、優惠與會場接送的服務。

飛資得資訊股份有限公司恭逢其盛,也將出席本次研討會,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醫學資訊產品之外,今年也將推出多個新引進的醫學資訊工具,即將引爆會場另一波高潮。敬請期待!

[搞什麼鬼‧知識] 隱音-是卡到陰?還是卡到音?

在1980年,一艘從紐西蘭要開往英國的船隻「馬爾波羅號」在途中離奇失蹤;20年後,「馬爾波羅號」卻在火地島被人發現,船隻完好如初,船上的東西都沒有被動過的痕跡,而死去多年的船員都站在原位保持原來站崗的姿勢。依現場情形判斷,他們並非死於船難、遭雷擊或是遇到海盜,更沒有中毒或是心臟病的徵兆;經科學家們反覆調查,終於找到了凶手!就是可以置人於死地的「次聲波」(infrasound)!

次聲波是一般人在一般狀況下無法聽到的聲音,其波長比一般音波長,其頻率低於人類正常狀況可聽到聲波範圍下限 (人無法聽到低於20赫以下的音波)。在自然界,這種聲波可以產生於地震、海浪、火山及其他大氣現象 (如風、雷或其他天氣狀態),所以在鬼故事或是驚悚片裡面,最常有的場景都會是「月黑風高」、「狂風暴雨」的夜晚,然後配著“嗚~嗚~嗚~”的低音,很容易讓人有毛骨悚然的感覺。

2003年時曾經有科學家做過一項實驗,在一群人聽音樂會的過程中,在聽眾未被告知的狀況下同時傳輸次音波。結束之後訪問這些聽眾的“感覺”,他們在聽音樂的過程中莫名的覺得焦慮、緊張、悲傷及恐懼,甚至有人覺得“手腕莫名奇妙地顫抖”、“胃突然有種奇怪的感覺”、“心跳加快”及“背脊突然發冷”等身體上的感覺;由此實驗證明了這種隱藏的聲音的確會導致人在心理上以及身體上的“不舒服”;馬爾波羅號當時不知道是遇到了何種大自然現象所引起的強烈次音波,其不尋常的頻率影響了船員們內臟的震動或是大腦而導致猝死,以至於船隻失去方向而失蹤。

過去對於這種離奇的事件,在沒有合理解釋的狀況下,人們就會以訛傳訛地流傳該海域鬧鬼、有幽靈船出沒等沒有科學根據的傳說。人們往往害怕未知的事物,但我們可以透過科學家鍥而不捨的查證,用科學的角度來解釋這些未知的事物,或許就不會這麼害怕了!隨著鬼月的結束,此專欄也將要告一段落。作者群提出這專欄最大用意是希望可以讓大家從輕鬆的角度去看一些嚴肅的知識,更希望讓大家知道電子資源不是只能用在學術研究上,而是可以從正確的角度去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只要有著一顆求知的心,就不會因為無謂恐懼的框架來侷限自己的視野!

Reference:

Science Resource Center from Gale
"infrasonics." Encyclopadia Britannica. 2008. Encyclopadia Britannica Online. 26 Aug. 2008
"次音波"。 大英百科全書。 2008年。 大英線上繁體中文版。 2008年8月25日
聲音的奧秘

2008年8月21日

[知識分享站] 有質有量有AONE,給你最多的優質期刊!

今年大學的錄取率再創新高,進入大學也可說是進入人生下個階段,與高中的學習不一樣,大學的學習更為自由,可以選擇自己有興趣的課程,除了考試以外,更重視的是分析、整理歸納、自我學習研究的能力。開學後可能有許多課程都需要繳交報告,如果光拜搜尋引擎,然後利用複製和貼上所製作出來的報告,只會讓老師覺得似曾相識,報告的成績可能會滿江紅收場;或是附註參考資料的可信度與權威性大打折扣,而得到偏差的結論;而且到頭來還是可能無法從中學習檢索資料與整理資訊的能力,而這些才是我們要在大學磨練、學習的,也是日後踏入社會工作時,同儕之間創造差異與競爭力的關鍵!

找資料、做作業,特務行不行?

在撰寫論文或是報告時不外乎有幾個目的:整理有關所要討論的主題背景知識、調查以往是否有類似的研究及最新的趨勢、自己的主題如何定位、如何收集支持自己立論的資訊。

那我們該如何著手呢?大部分人可能馬上就開始作收集資料的工作,最後卻因為查詢時無法聚焦或資料太分散而浪費時間。最佳的方式應該是先透過工具書找到與研究主題相關的項目後,再訂出大綱,將查詢主題分成好幾個項目分別進行情資蒐集!

All in One--Academic Onefile

近年來因為網路搜尋引擎容易上手以及一下子就可以找到幾十萬筆結果的特性,讓許多人愛不釋手,視為找作業之首選。但是,許多學術期刊並不會把完整內容放在網路上供人免費參閱,而我們又需要利用其內容之嚴謹與品質作為研究時的最佳資源!因此,那不妨試試從GALE的Academic Onefile(簡稱AONE)全科性學術主題參考資料庫著手吧!

Academic Onefile擁有超過12,000種期刊,不但收錄最多的期刊內容,其中8,000本為同儕評鑑期刊,具有學術研究的意義!93%的期刊無出版時間差,讀者可以馬上取得最新的資料(譬如完整的BioMed Collection)!除了英文期刊,更囊括西語、法語等多種語言的期刊,在質、量與出版時間差可說是三冠王,堪稱最佳的電子期刊全文資料庫。

除了學術期刊外,AONE為了讓使用者可以擁有更多元的資源,還提供了各式新聞資料、多媒體資訊及百科資源,讓讀者可以掌握最快的世界時事。收錄包括世界知名大報--紐約時報、泰晤士報以及財經時報;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ational Public Radio)1990年至今的廣播聲音檔和重要醫學期刊的影音檔案;提供1996年起約2,200種的Elsevier期刊摘要;還有在訂立主題時可以快速提供參考的百科全書。這麼豐富的資源,論文報告沒有它,就會少了一個+!



立刻體驗火速搜尋、質量並重的AONE大搜查線!點選此處就可以申請試用唷!或是聯絡飛資得資訊獲得更進一步的資料!

作者貼心小提示:

許多使用者一開始剛面對西文資料庫時,常會不知該如何使用哪些關鍵詞,或是不知道對應的英文是什麼。此時,可參考課本內文或書後索引檔、期刊篇目索引系統或全國博碩士論文網來瞭解關鍵字的中英對照詞彙!如果覺得在閱讀時會遇到生字,也可以在瀏覽器上安裝一些免費的工具列,幾乎就可以隨點隨譯囉!在AONE裡也提供了八種語言(含中文)的翻譯,讓我們可以更快瞭解文意!

AONE 超級加值主題資料庫訂購方案(現在起~2008.12.31期間﹞


在訂購的期間,讀者可以同時檢索下列專業主題資料庫!也可以依學校特色客製化主題資源唷。
  • Business and Company ASAP 商業與企業經營資料庫
  • Business Economics and Theory 商業經濟理論資料庫
  • Communications and Mass Media 通訊與大眾傳播資料庫
  • Computer Database 電腦主題資料庫
  • Criminal Justice Collection 刑事案件判決主題精選
  • Diversity Studies Collection 多樣性研究主題資料庫
  • Educator's Reference Complete 教師參考資源資料庫
  • Environmental Studies and Policy 環境研究與政策資料庫
  • Expanded Academic ASAP 全科性延伸主題資料庫
  • Gay, Lesbian, Bisexual and Transgender Issues 性別議題資料庫
  • General Business File ASAP 綜合商情資料庫
  • General Reference Center Gold 綜合參考資源中心
  • General Science Collection 綜合科學精選
還有更多!!!

參考資源:
  1. GALE Academic Onefile原文介紹(收錄期刊清單參考)
  2. 東京大學圖書館出版. 通過網路找學問
  3. 資訊與網路資源利用. 謝寶煖編著. 華泰文化


[飛貓報新聞] OvidSP 2.0 於 2008 年 8 月 14 日發佈

OvidSP 2.0已於美國東岸夏令時間 2008 年 8 月 14 日早上八點(台灣時間為2008年8月14日晚上八點)正式發佈。

如您所知,我們這次推出的內容包括各種豐富的功能。 我們決定分兩階段提供這些強化功能,第一階段著重在工作流程的改善,第二階段則強調產品的新功能。 本週發佈的版本包含所有工作流程強化及介面修訂功能:

額外搜尋標籤與強化功能 – 新的「多欄位搜尋」標籤提供多個搜尋方塊,可以用來指派特定欄位,並提供更精準而明確的搜尋經驗。「基礎搜尋」現在包含指示文字及最佳做法的提示。此外,我們遵行簡潔與直覺的使用者設計原則使主要搜尋畫面更流暢。

新增與改善後的使用者工作流程工具 - 靈活性與速度對搜尋工作流程來說至為重要。即將發佈的 OvidSP 版本包括以下功能:
  • 可收合的「搜尋助手」方塊
  • 「結果管理員」可以收合,並在主要搜尋方塊上、下方提供使用
  • 移動主要搜尋方塊上方「搜尋歷史」、以升冪或降冪排列搜尋以及按搜尋類型辨識各搜尋的能力
  • 在主要搜尋網頁上自訂常見限制
  • 建立、編輯與新增多個引用註解的能力
  • 現在於「選擇資料庫」網頁上提供「瀏覽書籍」與「瀏覽期刊」連結
  • 瀏覽器支援字型大小調整
  • 登入個人帳戶時,使用者會看見其姓名與單位
基於分段推出的決定,有兩個額外的重要項目(「我的專案」:是指用來儲存與管理檔案的新工作空間以及「Ovid Universal Search」:新穎的進階級跨平台搜尋解決方案)會納入第二階段。我們會於幾週內宣布第二階段的內容。 我們致力於提供市場最佳平台,而分段發佈策略能提供更充裕的時間修改並測試前述重要功能的效能、整合性與可用性。我們知道許多人引頸期待即將發佈的 OvidSP 新功能,而且為所屬單位做了一些準備。分段發佈策略反映了 Ovid 致力於提供最佳使用者經驗。

請持續鎖定「我的專案」與「Ovid Universal Search」推出時間的詳細資訊,我們會於平台上提供相關訊息。在這段期間,歡迎造訪 OvidSP 資源中心取得有助您瞭解本週發佈版本的教材與資訊。您可以找到產品說明表、螢幕擷取畫面、常見問題以及所有每週電子郵件通知檔案。如有任何問題,台灣地區的客戶與讀者請聯絡飛資得資訊。

[搞什麼鬼‧知識] 心魔-See what you believe

大家想到魔法與巫術,可能就會立刻聯想到令全世界的大人小孩為之狂熱的<哈利波特>,其奇幻與魔法的情節,不管是石化咒、隱形斗篷、意若思鏡、變身液、飛天遁地的掃帚等都讓人看了目不轉睛。我們從各種歷史史籍或文學作品,一窺古今中外的許多超自然的現象,而這些現象其實也部分反映各個時代的特殊社會文化。這次的”搞什麼鬼‧知識”就要為您介紹魔法與巫術,以及它們和歷史的連結,就讓我們用哈利波特裡的飄浮咒開始吧! “Wingardium Leviosa” !

魔法或巫術可說是人類希望可以運用超自然的方式結合不同力量的協助,讓自己有能力去控制他人或事件的方向。在不同時代中,對巫術(在中國被稱為法術)與巫術信仰有不同的定義,在看法上也沒有一致的模式,通常會與其他概念如法道、宗教、民間傳說、神學、魔鬼崇拜等混淆,而有些社會認為所謂的巫師就是天生具有超自然能力的人。因此,到底有沒有巫術或是魔法?其實取決於自己的認知。

獵巫行動其實沒獵到半個巫師

其實巫術在理論上無所謂善惡,但古來歐洲人都恐懼使巫術之人具有興災致禍的能力。歐洲傳統觀念認為煉金術士為好人,因為他們所行的是有益的法術,人們仰賴這些術士的能力趨吉避厄,在有些地方,術士(Magician)可是具有合法身分的呢!但對於”巫師”則褒貶不一。要是讓大眾認為可能會對個人或是公共秩序有所威脅時,就會展開一連串的迫害,展開所謂的”獵巫行動”。

這樣的行動並非將已認定是巫師的人抓起來,而是靠價值觀判斷誰是巫師。最常發生的情節是,如家中的牲畜少了或是有人生病,就會懷疑是仇人下咒。所以某人開始提出懷疑,再透過謠傳繼續蔓延,然後演變成指控,一直到定罪!當然大部分的過程到謠傳階段也就終止了,因為真正把控告付諸實踐是非常危險的事,通常是心懷惡意的人才會提出控告。但如果一個巫師被人成功地檢舉出來,有時人們還會在當地繼續搜捕其他的巫師。所以盛行一時的獵巫行動只是將覺得可能會迫害社會或個人的某些特定人強行歸為一類,事實上並沒有誰真的是巫師;因此到今日,有時我們也延伸witch-hunt的意思為政治迫害。

不管巫術的力量以什麼為基礎,人們由於無知或不了解,經常會將疾病、死亡,以及許多程度輕重不等的不幸事件都歸咎給巫師,在14到18世紀的西方社會所展開的獵巫行動就是此類看法的極致代表。

迷信 = 迷失信念?

或許我們可以想想為何當時的時代背景下會有這樣的認知,研究發現多數與當時的民智、科學研究發展以及當權者的世界觀有關。當一個人試圖瞭解為什麼不幸是降臨到自己身上而不是別人,但又無法用已知的經驗法則來解釋時,就只好用超自然的現象來解套;亦或是危害到當權者利益與公共秩序時,透過迫害許多被稱為「異端」的人,像是貞德、伽利略以及上文所提到的巫師等,來轉移大眾焦點或合理化當權者無能的作為。所以在許多文化中,就會利用宗教信仰以及其他名目替世界上的罪惡擴大解釋合理化。

所謂的迷信或是許多怪力亂神、超自然現象到底存在與否,當人們願意去相信時,最原始的出發點也是因為要保護自己。例如小時候都會被長輩告誡說晚上不可以吹口哨以免引來鬼魂,後來才得知是因為日據時代的人們怕日軍誤會晚上吹口哨是叛亂份子互打暗號,因此才放出這樣的訊息,但一代一代流傳下來,反而轉變為鄉野傳奇。

不論是巫術或迷信,當我們已經在心中認定某些現象或信念的基礎上去做懷疑與試探時,結果通常都會符合心中的憶測而認為理所當然而未深究;心魔的力量其實比巫術或迷信更為強大。但若我們可以用更開放式的心胸去看待很多事物,接受各種多樣性,試著去坦然面對生死與得失,也就不會自己嚇自己或是釀成悲劇,心魔也就自然而然消失!

參考資源
  1. 大英百科全書線上英文版與繁體中文版Britannica Online- “Witchcraft”.“Magician”.” Hag”.“Magic”
  2. 美國/全球歷史全文資源中心History Resource Center: US / World- "Salem Witchcraft Trials, 1692-1693."."Magic and Witchcraft." "Magic and the Supernatural (1600-1754)"
延伸主題與資源:可利用Britannica Online、History Resource Center尋找!
  • 為什麼在獵巫行動中被指控的人大多數是女性?
  • 美國歷史上最大的獵巫悲劇- Salem witch trials賽倫女巫審判
  • 巫毒(voodoo)、巫醫witch doctor、黑魔法(Black magic)、占星(Astrology)、巫術崇拜(Wicca)、Bewitchment(下蠱)
  • 賽倫女巫博物館

電影與文學欣賞

  • 美國名劇作家亞瑟‧米勒(Arthur Miller) -The Crucible熔爐 (曾拍成電影”激情年代”)
  • 祖先為當年賽倫女巫審判者之一的小說家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七角樓》(The House of Seven Gables)
  • 毒鑰 (The Skeleton Key)


2008年8月14日

[知識分享站] 追尋時間的軌跡-Break the time rule!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20年前轟動一時的美國科幻冒險電影「回到未來」(Back to the future)嗎?片中的主角馬蒂在好友布朗博士的安排下,乘坐由博士發明可穿越時空的時光機回到過去和未來,許多喜愛此部電影的人對於精彩劇情是回味無窮,不管重播幾次都看不膩!片中那台大人小孩都為之瘋狂的時光機,更是擴大了人們對於穿越時空的想像空間!

IOP的文獻中,就有一篇是以科學的觀點來探討時光旅行(Time Travel: Separating science fact from science fiction)。科學家長久以來一直不斷的探討研究實現時光旅行的可能性,關於探討時間與空間的理論,最有名的莫過於愛因斯坦於西元1905年所提出的狹義相對論(Special Theory of Relativity),相對論中也“預言”了未來可進行時空旅行回到未來的可能性,當中提到當我們速度幾近於光速時,時間相對地就會變得比較慢,這現象就是所謂的「時鐘矛盾」(clock paradox);舉個例子來說,假設帶著時鐘的志明(非慣性觀察者)在某個時間點搭乘火箭離開在地球的春嬌(慣性觀察者),當志明再回到地球與春嬌會合時,會發現志明的時鐘所記錄的時間間隔將比春嬌所記錄的時間間隔短,換句話說,當他們再相遇時,志明將比春嬌還年輕。

除了搭乘比光速還快的火箭可以回到未來的方法外,愛因斯坦在西元1915年所提出的廣義相對論(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中也提到在重力場內亦可造成時間延遲的效果,也就是若可以尋找或製造一個具有強大質量的重力場,像是黑洞或是星體,其質量大到足以扭曲鄰近的時間和空間,當你繞著這個時空彎曲的範圍運行時,會發現時間比在重力較小的地球表面上慢了許多。

那到底有沒有可能在地球上製造一個具有強大質量的重力場呢?上週五(2008/08/08)的Yahoo新聞中有一篇來自於路透社的報導表示,歐州粒子物理研究中心(CERN)宣佈,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 LHC)將在九月十日開始運轉,準備迎接人類有史以來最高能量粒子的對撞,也將為人類揭開宇宙誕生的奧秘,透過質子和質子的碰撞,其撞擊速度逼近光速,可撞擊出14 兆電子伏特(TeV)的能量。各界科學家對於此項壯舉都拭目以待,紛紛期待可為科學界帶來新發現及創造新知識,例如:發現質量的起源、物質的組成、物質與反物質的不對稱性、微型黑洞的形成、宇宙中的暗物質……等,就如同重回宇宙誕生大爆炸那一剎那的現場。

LHC就如前段廣義相對論所提到的強大質量重力場,英國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報導,有些科學家認為LHC能創造出穿越兩種空間的「蟲洞」(wormhole),故可進行某種形式的時光旅行。所謂蟲洞,是連結兩個黑洞的通道,或是宇宙中可能存在連結另外一個時空點的通道,舉例來說,原本在二維空間(2D)的A點和B點,若這空間可扭曲成三維空間(3D),使A點和B點重疊,則連結兩點的通道就是蟲洞,也就是我們所想像的時光隧道!但目前仍未有科學證據證明蟲洞的存在,故許多科學家期待這次的“大爆炸”能有驚人的發現!如果想要更了解關於LHC的發展過程,可從IOP(Institute of Physics, 英國物理學會)的社群網站- cernourier.com找到許多相關評論文章。

人類到底能不能實現時空之旅的夢想呢?以前我們只能在電影或多啦A夢卡通中看到穿越時空的戲碼,科技的進步正帶領著我們一步一步的走向夢想實現的路上,或許某天我們真的能夠搭乘時光機回到過去與古人對話,搶走牛頓的蘋果和孔融的梨子,或是阻止華盛頓砍櫻桃樹;又或者可以親眼目睹未來世界的模樣,請試著想想,如果有機會讓你回到過去或前往未來,你會想要做什麼呢?

Reference:




[飛貓報新聞] WoW~世界科技盡在World Scientific

We think further and better!

世界科技出版社(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於1981年創立,公司總部設立於新加坡,WS經過近三十年的成長,已成為國際科技出版業的龍頭之一,而且是亞太地區規模最大的科技出版公司!

World Scientific出版優質高水準的期刊與書籍,共出版120種同儕評鑑學術期刊,超過50種為ISI收錄期刊,其高品質內容學術界有目共賭。WS目前每年出版400本書籍與超過100種學術期刊,隨時掌握最新科學研究發展動向,提供最熱門的資訊給使用者,不僅基礎科學,WS提供更深入地探討,像是奈米科學與量子資

Past knowledge for new discoveries WS 回溯電子期刊

過去的知識提供新的發現與思維,WS將其出版的期刊數位化回溯建檔,回溯年份為1973~2000年的內容,主題多元,除了原先出版的科技主題期刊,更擴展商管與社會科學資源,使用者可以透過WS優質出版品更能掌握研究趨勢!

World Scientific回溯期刊主題包括物理、非線性科學、數學、資訊科學、醫學與生命科學、工程、財經商管、材料科學等。目前已回溯51種期刊,提供30,000篇文章可以在WorldSciNetarchive上面使用,讀者均可免費瀏覽每期目錄資訊、各篇期刊作者、關鍵字、摘要等資訊。

詳細期刊與介紹請至www.worldscinetarchives.com

非看BOOK! 備受世界知名大學青睞的指定參考書

劍橋、哈佛、康乃爾、牛津、普林斯頓、史丹佛、耶魯大學等世界頂尖學府均採用World Scientific所出版的書籍為教科書,在在顯示WS的書籍品質有目共睹!內容主題多元,亞太研究、商業管理、化學、資訊科學、經濟財金、工程、環境科學、基礎科學、生命科學、數學、醫學、奈米科技、非線性科學、物理等,網羅世界各國專家學者撰寫,更是囊括諾貝爾獎得主編撰作品,其精彩豐富的內容,理論到應用,深入淺出,可以滿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

詳細電子書書目與介紹請至ebooks.worldscient.com

Connecting Great Minds

World Scientific不斷的超越自己,從最初的數理學科出版品,之後延伸到商學及醫學等領域,並且持續與更多學術機構、出版社合作,每一本書、每一本期刊,代表World Scientific想要提供給讀者最多的資訊與服務的熱誠,現在為了更貼近使用者習慣,已全面數位化,您立刻可以透過飛資得資訊擁有World Scientific優質電子資源!讓我們一同為世界科技、全球學術而努力!想要瞭解更多World Scientific電子資源,請洽飛資得資訊。

[搞什麼鬼‧知識] 數毒–Lost in the numbers

「13」這個數字對於西方人來說是不祥的象徵,就像中國人對於數字4的忌諱一樣。西方人之所以相信13為不祥之兆的緣由,主要是來自於聖經中有關「最後的晚餐」這段故事的記載,晚餐中的第13位客人-猶大,咸信是背叛耶穌,使其蒙難並最後被釘上十字架的背信者!若要追溯至更早的時代,則因為12是一個與「神」和「吉兆」有強烈連結之「完全數字」,有人認為13是排在12之後,因此是不討喜的多餘物;由此我們可以看到,西方人對於13這個數字是很迷信的!若再加上基督教徒認為耶穌是在星期五被釘在十字架上處死,所以很多人認為若遇到某個月的13號剛好是星期五時,那天一定會特別倒楣;因而衍生出所謂的十三恐懼症 (Triskaidekaphobia)!即使到近代1970年,由於阿波羅13號在進行登陸月球任務前發生大爆炸,也讓人們歸罪於這個數字並加強了對於這個不祥數字的恐懼。

以上種種有關「13」與宗教直接或間接連結的由來,深深融入西方人的心理及生活中。像在西方國家,有許多飯店沒有第13層樓,飛機沒有第13排,F1賽車的號碼從12號跳至14號,門牌號碼沒有13號,許多醫院和旅館沒有房間號13。作者吉吉正好有個實際的例子,前陣子有則新聞報導,台中北屯區陳平里這帶的門牌號碼都沒有13號,當地居民看得習慣,幾十年來都以為全台灣都一樣;經過調查才知道,原來這一區在越戰時期是美軍在台的空軍眷村,因為西方人對13的忌諱,當時的美軍眷屬特地向台灣戶政單位要求門牌號碼要避掉13號。這段典故,若無有心人察覺,可能百年都不會有人知道真正背後的原因吧!

我們可以看見「數字」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但到底什麼是數字?我們在真實世界裡,可以清楚的看到「數量」,但卻看不到「數字」,我們會看到「3隻小豬」,但我們卻無法看到「3」真正的模樣!但因為在我們生活的自然世界中,各種實體事物與數字間的強烈連結,任何事物都需要用數字來表示,而這些事物自然而然也容易成為數字神秘幻想的來源。作者吉吉認為各種事情都可以從不同的面向去闡述,如果太執著於某個面向,自己就容易陷入該事件的迷思當中而無法跳脫,而看不到其它因素,在你心中,有沒有特別的數字或是忌諱呢?Good or bad? All depend on You !

參考資料:

"number symbolism." Encyclopadia Britannica. 2008. Encyclopadia Britannica Online. 12 2008
“Friday the 13th Phobia Rooted in Ancient History” http://news.nationalgeographic.com/news/2004/02/0212_040212_friday13_2.html
“怪路名/消失的密室在台中?這裡沒有門牌13號”. 東森新聞. 2008.

2008年8月7日

[知識分享站] 大英百科瘋奧運-Let the Games Begin


2008北京奧運來囉!全世界的鎂光燈早就隨著最頂級的運動員齊聚一隅閃亮整個北京城。這個全球最盛大的體育盛事從第一屆1896年到現在堂堂邁向第112年,自原本的9種競賽項目增至目前的28項體育競賽及超過300場會事。收錄眾多奧運資料、圖片、動畫、及影片的大英百科線上要與大家一起來瘋奧運,先來幾題奧運小知識暖暖身,看看您對奧運了解多少吧!《玩有獎徵答...GO》

她們是誰呢?
以上每位女士都曾經獲得奧林匹克網球賽的殊榮,你知道她們是誰嗎? 快上大英百科線上找答案!

  •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吉祥物是?
    A.雅典娜 B.福娃 C.Izzy D.Hodori
  • 哪座城市在舉辦 2012 年奧運會時,將成為第一座三度舉辦夏季奧運會的城市?
    A.巴黎 B.倫敦 C.洛杉磯 D.東京
  • 在奧運會開幕式中,哪支代表隊第一個入場?
    A.希臘代表隊 B.東道主代表隊 C.各代表隊按字母順序入場 D.法國代表隊
  • 1968年墨西哥城奧運會上第一位獲得奧運會獎牌的中國女子運動員是?
    A.陳耀玲 B.陸莉 C.王軍霞 D.紀政
  • 哪座城市是第一個主辦夏季奧運會的亞洲城市?
    A.東京 B.漢城 C.北京 D.孟買
  • 在以下哪項奧林匹克賽事中,女運動員需要在兩天內比賽七個不同的田徑項目?
    A.七項全能 B.十項全能 C.五項全能 D.兩項競賽
  • 以下哪一項是奧運會馬拉松比賽的標準距離?
    A .48,280 米(30 英里) B. 35,770 米(22 英里400碼) C. 42,195 米(26英里385碼) D. 40,235 米(25英里)
最資深、份量最多、最有知識性的大英百科在1994年推出的大英百科網路版(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Online),成為全球第一部線上百科全書資料庫。它集合了超過90位諾貝爾得主等眾專家學者的貢獻,不僅提供專業百科知識,同時也收錄符合大眾的豐富生活知識。被認為是世界上收錄最廣泛的參考工具書。

最值得一提的是大英百科線上提供多元類型的百科資源,宛如一座多媒體圖書館,有文字、地圖、插畫、數位線條圖、照片、影片、聲音檔、動畫等,不僅促使百科資源突破過往的局限性,更讓百科資源更為生動活潑,成為數位學習的知識起點。

還有,千萬別錯過大英百科精選,多達20種的豐富百科主題資料庫內容包羅萬象。另外,為了讓百科知識更具延伸性,大英百科線上摘錄了近700種的期刊資源、由專業編輯群針對網路資源評選出最符合主題超過100,000個相關精選網站、結合New York Times和BBC News新聞焦點、和開闢大英百科部落格與動物擁護站等。所有找到的資料都可以放在個人百科知識檔案夾 (Workspace)中,成為終身學習的知識工具。大英百科線上更支援APA, MLA或Britannica 參考文獻輸出格式,方便研究者資料的引用。

還在等什麼? 最精采最完整的奧運風華盡在大英百科線上唷!想立即體驗豐富的內容就快點選「申請試用」,若想知道更多產品資訊歡迎洽詢飛資得資訊。

[飛貓報新聞] JSTOR 新增期刊通告

JSTOR將陸續在Arts & Sciences Complement、Biological Sciences、Health & General Sciences和Life Sciences等4個Collection中新增下列期刊回溯全文資料。詳細收錄內容請點選此處。

1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Health & General Sciences; Life Sciences)
 出版社: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In Vitro Cellular & Developmental Biology (Biological Sciences; Life Sciences)
 出版社: Society for In Vitro Biology
3In Vitro Cellular & Developmental Biology. Animal (Biological Sciences; Life Sciences)
 出版社: Society for In Vitro Biology
4In Vitro Cellular & Developmental Biology. Plant (Biological Sciences; Life Sciences)
 出版社: Society for In Vitro Biology
5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 (Biological Sciences; Life Sciences)
 出版社: Allen Press Publishing
6Journal of Field Ornithology (Biological Sciences; Life Sciences)
 出版社: Blackwell Publishing on behalf of Association of Field Ornithologists
7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Biological Sciences; Life Sciences)
 出版社: Society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8Middle Eastern Studies (Arts & Sciences Complement)
 出版社: Taylor & Francis Group
9Revista de Critica Literaria Latinoamericana (Arts & Sciences Complement)
 出版社: Centro de Estudios Literarios "Antonio Cornejo Polar"- CELACP
10Social History (Arts & Sciences Complement)
 出版社: Taylor & Francis Group
11T'oung Pao (Arts & Sciences Complement)
 出版社: Brill


雖然JSTOR致力於提供來自出版社發行的完整期刊卷期,但仍因為一些無法掌握的因素, 影響期刊收錄的完整性,所以JSTOR也希望大家可以協助提供進一步收錄完整卷期的目標,若希望了解進一步資訊,請至JSTOR Missing Issues 網址。

更多有關JSTOR收錄期刊及主題套裝的相關資訊的完整清單, 請至 JSTOR Available Collections 網頁。

[飛貓報新聞] RSC化學期刊2007 Impact Factors表現亮眼

ISI始公布RSC化學期刊在2007年的Impact Factors表現有令人驚豔的成長。RSC Publishing常務董事Robert Parker表示,RSC期刊文獻引用率在2007年平均成長36%之多。如此亮眼的表現是RSC秉持出版世界級高品質期刊的最有力證明,同時也可看出學術研究界對其出版物的認同。

*即時影響指數- Immediacy index影響指數- Impact factor
The Analyst
  • 在analytical chemistry領域Immediacy index (1.032)排名第一
  • Impact factor(3.553)超過10%成長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 Impact factor成長13% 至5.141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 Immediacy index (3.406)排名第一
  • 在general chemistry領域Impact factor (13.082)排名第三
CrystEngComm
  • 在crystal engineering領域Immediacy index (0.614)排名第一
Dalton Transactions
  • Immediacy index (0.758)排名第一
  • Impact factor 在2007年最大成長率 (6.6% to 3.212)
Green Chemistry
  • Impact factor成長15% 至4.836,成為green chemistry journal的第一領導期刊
JAAS (Journal of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
  • 繼續維持其領域的領先地位,Impact factor (3.269)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 Impact factor 4.339, 三年來成長了59%
Lab on a Chip
  • 在micro- and nano- research領域獨領風騷,其Impact factor為5.068
Molecular BioSystems
  • Impact factor巨幅成長68%至4.121
Natural Product Reports
  • 在organic chemistry領域Immediacy index (1.672)排名第一
Organic & Biomolecular Chemistry
  • Impact factor成長10% 至3.167
Photochemical & Photobiological Sciences
  • 維持其在photochemical and photobiological research主題期刊領域第一的地位 (2.208)
PCCP (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
  • Impact factor 3.343,三年來成長有61% 驚人成長
Soft Matter
  • Impact factor (4.703) 和Immediacy index (0.184)分別在其領域排名第一


消息來源: http://www.rsc.org/Publishing/Journals/News/2007Impactfactors.asp

[搞什麼鬼‧知識] 鬼思-鬼故事為什麼會恐怖?

鬼故事就是要著重於營造恐怖的感覺,像這種類型的故事可追溯至古代,構成民間文學的一環,即使是不同國家地區,都會以描繪超自然現象、宗教、靈魂、死亡為鬼故事的主要題材:如西方有妖精、女巫或吸血鬼;中國的志怪小說出現的狐仙、殭屍;或日本的河童、座敷童子等,因風土民情及時代背景想像出現各種形式鬼怪的描述;或是像現代以製造心理恐懼來呈現懸疑氛圍的文學作品,使讀者在閱讀中陷入恐怖卻又急欲了解故事發展的矛盾之中!

是誰確立了西方恐怖文學?

在西方文學歷史中,十八世紀浪漫主義時期就開始出現是為了推廣發展文學而來描寫恐怖和好奇的文學作品,稱之為哥德式小說。這種文學體裁由霍勒斯.渥波爾(Horace Walpole)「恐怖傳奇之父」所創造,他所撰寫的《奧托蘭多城堡The Castle of Otranto 1765》發行後,引領「哥德式小說」的風潮,確立了將恐怖故事作為一種正統文學形式的基礎。而在雪萊夫人(Mary Wollstonecraft Shelley)筆下所出現的《科學怪人Frankenstein 1818》也是哥德式小說的代表作之一。

在浪漫主義時期,德國文學家霍夫曼(E. T. A. Hoffmann)和美國的推理小說之父愛倫坡(Edgar Allan Poe)更是利用高超的文字鋪陳技巧,把理智與瘋狂、神秘的氣氛與日常現實生活精巧地結合在一起,將恐怖小說提升到遠超過娛樂的層次;他們將幽靈、分身和鬼屋披上了心理學的外衣,賦與恐怖故事臨場的真實感,提高故事的可信度與驚恐程度。

哥德式小說的影響深遠,持續了整個十九世紀,伯蘭‧史杜克(Bram Stoker)的吸血鬼故事《德古拉伯爵》(Dracula)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留存至今,最有影響力的歌德式小說。至今吸血鬼仍是電影中最夯的恐怖人物之一。

真實比搞鬼更令人害怕

在20世紀,著名的恐怖故事大師則有畢爾斯(Ambrose Bierce)、梅琴(Arthur Machen)、布萊克伍德(Algernon Blackwood)、洛夫克拉夫特(H. P. Lovecraft)以及大家可以常常看到小說被搬上大螢幕的史帝芬金(Stephen King)。驚悚電影大師希區考克所執導的經典驚悚片《後窗》、《鳥》和《驚魂記》,更是引領觀眾著迷於到電影院等著被嚇。

許多著名的恐怖故事之所以吸引龐大的讀者,主要的力量來自完整的人物個性描述或是與讀者實際生活周遭的事物息息相關,更由於故事的情節是在現實的社會環境裡建立,也就更加的真實,反而更能貼近人內心的恐懼。

參考資料來源:

"horror story." Encyclopadia Britannica. 2008. Encyclopadia Britannica Online. 05 Aug. 2008

參考資源推薦:

若想進一步閱讀更多恐怖文學的作家、著作、相關評論與當代歷史背景嗎?!可以參考以下資源:

由Gale從文學與歷史角度所提供的豐富資源:
或是想要了解心理學的科學解釋嗎?可以參考以下資源:

由Ovid和APA美國心理學會合作,由心理學角度提供的


2008年7月31日

[知識分享站] 證據會說話!證據都在BMJ Clinical Evidence!

口臭似乎是現代人的文明病,我們常常看到各式各樣的電視廣告,充斥著自稱是消除口臭的良方,七姑姑有秘方,八姨婆說吃無糖口香糖,九嬸嬸說那是火氣大才這樣!!!到底什麼樣的方法才是有效且正確的?有沒有一種資料庫能提供給我們正確的資訊?現在我們就透過BMJ Clinical Evidence實證醫學資料庫來看看,什麼是正確治療口臭的方法!

什麼是實證醫學?為什麼又要透過BMJ Clinical Evidence呢?

簡單來說,實證醫學(EBM Evidence-based medicine)就是謹慎、明確、公正地使用現有的最佳證據來決定個別病患的照護決策。實行實證醫學必須整合個別臨床專業、來自系統性研究的現有最佳證據及病患獨特的價值觀和狀況。因此透過實證醫學的角度,能夠讓我們確保所使用的介入手段能夠改善我們目前的狀況!

那為什麼在各種實證醫學資料庫中,我們要選擇BMJ Clinical Evidence呢? 因為BMJ Clinical Evidence有下列幾個特色,能讓我們快速的找到我們要的證據:
  1. 採用問題的方式呈現實證醫學資料
    從問題面出發,BMJ Clinical Evidence先將臨床問題分類,再針對這些問題尋找並提供相關的實証醫學資料,再進一步的解答這些臨床問。
  2. 很明確的指出該介入的成效
    運用圖示、一目瞭然的讓使用者知道治療的成效。其分類有:有效的、可能是有效的、必須在治療與副作用之間依病人情況權衡使用、不太可能是有效的、未知是否有效、可能是無效或有害的。
如何讓我們用最快速的方法找到有實證證據的解決方案!?

進入BMJ Clinical Evidence時,詳盡的分類已經吸引了我們的目光!在大領域之下還有小分類,讓我們能很快的找到我們所需要的實證資料。



在上面的圖中我們可以馬上得知,對付口臭,有兩種治療/預防方式可能是有效的。另外有五種方式依照目前的實證資料無法確認是否有效。

可能是有效的方式包括:
  • Regular use mouthwash規律的使用包含Chlorhexidine、鋅、過氧化氫、抗微生素藥劑的漱口藥水
  • Single-use mouthwash單次使用的漱口藥水(當漱口藥水包含下列成分時,才會有短期的效用:Chlorhexidine、鋅、過氧化氫、抗微生素藥劑)
無法確認是否有效:
  • 人工唾液
  • 改變飲食習慣,包括喝大量的液體、咀嚼草藥、吃新鮮且含纖維質的蔬菜,如紅蘿蔔、避免喝咖啡等
  • 無糖口看糖
  • 清潔舌頭
  • 使用含鋅的牙膏
我們可以針對我們感興趣的方式,再連結進去瀏覽更為詳盡的說明。

譬如,當進入Single-use mouthwash,系統會一一條列下列詳細訊息:
  • Summary
    在與安慰劑或蒸餾水比較,單次使用漱口藥水(含二氧化氯)可以減低口臭的強度和濃度,持續約1至8小時。如果使用的是含氯化物的局部消炎藥,則可以在四小時後改善口臭。
  • Benefits
    在這邊BMJ Clinical Evidence比較了三個小型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系統將這三個試驗的比較情形列了出來,讓我們可以從這邊得知使用單一次漱口藥水所產生的益處。
  • Harms
    除了使用這些方式所產生的益處之外,BMJ Clinical Evidence也將可能產生的傷害做了說明。讓我們在做處置時,能清楚的知道所冒的風險。
  • Comment
    BMJ Clinical Evidence同時會由專家對整個處置做個評註,讓我們在使用這些實證證據時,特別注意其他一些相關的資訊。
  • Reference
    BMJ Clinical Evidence會列出每一段所引用的文獻,並且提供摘要的連結,讓使用者能快速的找到該篇文獻。
在BMJ Clinical Evidence除了先將治療方法的摘要讓我們能在第一時間讀取,也會針對這個方法有效的或是可能造成傷害的情況做說明,接著會對整個介入方法做評論。所有的資訊都呈現在單一頁面中,用最短時間提供您所需要最完整的資訊。

Need More Information!?

當然上面的查詢結果可以讓我們可以很清楚的先看到各種處置介入的比較及說明!!但是當我們想對口臭多了解一些前景和背景知識,就可以再點選頁面中的連結!

一個完整的實證醫學資料庫,提供的資訊需要更多更豐富!BMJ Clinical Evidence除了提供完整的療法分析之外,還有會針對每一種疾患提供了下列資訊:
  • Key Points:評論文章的摘要
  • About this Condition:疾病的背景資訊
  • Update:搜尋自評論文章發表後的素材
  • Guidelines:連結至與此評論文章相關的主要臨床指引
  • Reference:提供完整的參考書目資料
GRADE提供快速而清楚的實證評量

最後,BMJ Clinical Evidence也會針對每一種疾患或情況的所有治療方法,整理成一份評分表格【GRADE Evaluation】來幫助使用者可以最快找到適用的治療方式。因為BMJ Clinical Evidence認為臨床實証並非單純的藉由評論研究而產生的,而是應該對特定的臨床處置的成效做廣泛的研究。因此,BMJ Clinical Evidence使用GRADE評分標準來做評量。

甚麼是GRADE呢?它是由2000年開始發展的評量標準,目標是讓臨床決策具有高素質的實証基礎,根據證據強度來比較所有處置的品質。評分準則包括以下五種:
  • Type of evidence:實証基礎的強度
  • Quality:影響因子
  • Consistency:對照組和研究結果間的差異
  • Directness:可能降低信度、效度的因素
  • Effect Size:修正因子來修正研究結果間,相關連的風險、機率的比率
最後,再依照這5項準則的加總,分作High、Moderate、Low、Very low四種證據等級。因此從GRADE表格中,我們可以對所有這個症狀的實證醫學資料,有全盤統整的了解!

你是不是已經對BMJ Clinical Evidence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了呢?對口臭的治療是否也有了更完整的想法了呢!證據會說話!證據都在BMJ Clinical Evidence!

[飛貓報新聞] 命中註定我愛JSTOR - The Ireland Collection愛爾蘭精選

JSTOR繼Arts and Sciences VI以及Life Science精選後, 除了以內容主題的方式區分期刊精選套裝外, 更進一步針對具特色的國家及地區建立其獨特且完整的經典資源加以典藏,讓研究人員更能將所有相關資源合縱連橫,兼具整體性與特殊性。

JSTOR於今年夏季推出第一個以地域性劃分的期刊套裝—The Ireland Collection《愛爾蘭精選》,就是以愛爾蘭區域作為收錄核心,提供所有與愛爾蘭相關的資源。JSTOR與位於北愛爾蘭首都的皇后大學合作,將其豐富的紙本館藏數位化,包括期刊、專題論文與手稿,讓全世界的研究者可以更方便的取得這些珍貴的資源,以及於18、19世紀發行(目前已停刊)的珍貴罕見刊物。而皇后大學所收錄關於Bunting Collection (Edward Bunting古代愛爾蘭作曲家)的特藏也收錄在此精選中。

此精選提供了許多可以用於研究今日愛爾蘭政治文化的當代學術資源,值得注意的期刊像是the Proceedings and Transactions(訴訟與處置,由愛爾蘭皇家學院出版)、Irish Historical Studies(愛爾蘭歷史研究) History Ireland(愛爾蘭歷史)、 Irish Arts Review(愛爾蘭藝術評論)、 Irish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Research(愛爾蘭農業與食品研究,為ISI排名期刊)和 Fortnight(十四日)等。

《愛爾蘭精選》收錄了超過75本核心期刊(與其它JSTOR套裝無重複),收錄年代自18世紀到現在,超過200篇的專題論文,最少有2,500頁的手稿。主題囊括音樂、藝術、歷史、文學、考古學、社會學、數學與科學,想知道收錄哪些期刊請到JSTOR's Available Collections, 《愛爾蘭精選》也擴充了目前JSTOR已收錄的歷史、文學、民俗學與音樂的資源,不同的套裝串連在一起使得研究資源更加完整,像是研究北愛爾蘭追求民主與和平的過程;而研究人口變遷的學者可以在《愛爾蘭精選》找到許多愛爾蘭早期人口普查與農業的資料,再與原有的JSTOR其他套裝中與人口研究有關的期刊作連結;還有收錄於《愛爾蘭精選》裡面的科學期刊同樣可以與其它套裝作結合增加研究的廣度與深度,想要了解更多愛爾蘭的資訊嗎?千萬不能錯過JSTOR的《愛爾蘭精選》!

參考資源:JSTOR官方網站( www.jstor.org )

[飛貓報新聞] 整合您的文獻搜尋與研究就在OvidSP的My Projects

整合您的文獻搜尋與研究就在OvidSP的My Projects

2008年8月初,Ovid 又將推出新的功能-My Projects. 完美整合使用者搜尋文獻與研究結果的需求。透過My Projects,使用者不但可以儲存在Ovid所查詢到的文獻資訊與全文,更可以上傳檔案,讓搜尋的文獻與研究的成果可以整合在同一個地方,不管到哪哩,只要在系統允許使用的範圍內,都可以隨時上線瀏覽、管理、儲存、匯出和使用。在My Projects中,您可以:
  1. 儲存您的檢索策略
  2. 儲存PDF和HTML檔全文
  3. 儲存影像檔
  4. 從您的硬碟裡上傳檔案
想進一步了解My Projects嗎?!您可以點選此處參考圖片範例!更可以在2008年8月初馬上體驗!!

[小熊記事] 我與圖書館的23事-馬祖北竿鄉圖書館

小熊大學畢業後有幸抽到「金馬獎」,在馬祖北竿數了將近600個饅頭。20幾年前,馬祖前線當然還是夜黑風高、草木皆兵的緊張局勢。當過兵的人都好說當年勇,小熊則感恩能平安退伍返鄉。那些膽顫心驚的軍旅故事,不符本專欄要旨,有機會再談。

話說在一個已到宵禁時刻的夜黑風高寒冬中,因小熊有圖書館學的專長,突接獲指令,謂隔天有反共義士到訪演講,長官需要三位講者的生平事蹟。「報告長官,沒問題」。心想讀了幾年的圖書館學,查個反共義士資料應是最最簡單的「中參」課題了。(但提醒看官,當年馬祖連公用電話都沒有)。

小熊興沖沖的摸黑由馬祖列島的最高據點,驅車到由軍方設置與管理的圖書館(設於迎賓館中),劈哩啪啦、連敲帶踹的叫醒小兵。「我要去年的報紙。」「報告長官,報紙沒有保存!」「那去年的 XX週刊呢?」「報告長官,過期的雜誌都送去亮島了!」「天呀,你怎麼管圖書館的…X#@!」「當代名人辭典呢?」「好像沒有呀!」…。只好在幾千本圖書、幾份舊報紙、殘缺不齊的雜誌堆中,翻查可用資料。但弄到天將亮,也只找到兩個人的隻字片語資料。早餐時刻後,只得提著兩份資料加上一顆腦袋瓜見長官。長官果然不發一語,冷峻的臉龐,加上個位數的寒冬低溫。小熊已瑟縮得像無尾的北極熊了。

「各位官兵,我們今天很榮幸邀請三位反共義士到馬祖來演講,首先介紹的是OOO義士,他於XX年駕駛米格機投奔自由,……。再來是OOO義士,他於XX年駕砲艇投奔自由,…」。再來,再來,怎麼再來呀!再來的人,除了名字外,什麼資料都沒有呀。就在小熊心臟都快跳出來的當下,聽到「最後一位OOO義士,我們大家對他都很熟悉,我就不耽擱時間介紹了,現在請義士為我們演講…」一片掌聲…。晴天霹靂,恍然大悟。哦!原來沒有資料時也可以風光的介紹人出場。長官的智慧與臨危不亂,當下受教良深,迄今念念不忘。

過了20幾載,戰地馬祖的建設早已不可同日而語!有幸於前幾日返回馬祖,信步走至北竿鄉圖書館,雖因閉館未能進入參觀,卻勾起小熊早年在馬祖努力實現「專長」的記憶!可惜這次恰好遇上了休館日,無緣進去好好的參訪一下,期待未來有機會能再度前往,當然也會提供給各位更豐富的介紹啦。

本文作者:飛資得資訊 陳世雄

連江縣北竿鄉圖書館

電話:0836-55043
地址:210連江縣北竿鄉塘岐村113號
開放時間:週三~週日 8:00~12:00;13:30~17:30
網址:http://www.matsucc.gov.tw/page/library_intro-04.htm

為響應政府全力推展書香社會,促進文化向下紮根政策,縣府於八十年訂定「連江縣社教與文化建設方案」以「鄉鄉有圖書館」為目標,承教育部專案核定補助北竿鄉興建圖書館乙座經費壹仟萬元正,歷時一年四個月完工,於民國八十四年正式開館啟用,本館目前有一萬冊藏書,藏書政策以能適應時代潮流及社會需要為主,平日開放圖書、期刊、視聽設備供民眾閱讀使用,並長期與學校社區合作推廣社教活動,以提供本鄉鄉民多元化閱覽、研讀、進修等功能的場所,今後圖書館希望朝多元化經營目標邁進,期能兼具小型文化中心功能。



隱藏內容




2008年7月24日

[知識分享站] 號外!圖書館就在你身邊!Library Everywhere!

在講求知識經濟的現代社會,身為重要的知識傳遞中介者的圖書館又豈能缺席!但面對網際網路的普遍,如何鼓勵讀者來圖書館獲得正確而有效的知識來源,更是刻不容緩的事情!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宜蘭市立圖書館結合當地早期文物,建立圖書館特殊館藏(1);或是台北縣立圖書館以方便縣民閱讀為出發點,從2008年7月15日起在全縣85所公共圖書館將悠遊卡與借閱證結合, 縣民可以走到哪裡讀到哪裡;乃至於學術性圖書館,更早就主張21世紀的圖書館是行銷服務時代的來臨!(3)

在這些活動中,我們可以看見圖書館透過建立特殊館藏或是和讀者生活結合的方式來鼓勵使用者使用圖書館!然而,我們更應該擁抱網際網路技術無遠弗屆的特性,讓讀者平時隨時隨地可以「看」到圖書館,清楚的了解圖書館可以提供的所有服務!如此一來,週週都可以是圖書館週!天天都可以是讀者日!生活處處都有圖書館!我們可以稱之為Library Everywhere!



在Library Everywhere中,圖書館可以採取更主動、透明化的行銷服務,譬如便利的新書通報與借閱排行榜、圖書館資源使用統計、教育訓練及活動公告、讀者的研究成果通報等等,透過簡單的場景設定,提供快速而即時的讀者服務資訊!讀者無須一定要連線至圖書館網頁或親自到圖書館才能知道這些訊息,透過Library Everywhere的播放平台與機制,就算在等電梯的無聊時刻,讀者也可以透過Library Everywhere來獲得圖書館提供的資訊!

圖書館行銷服務新時代中,我們需要更主動的出擊,Library Everywhere會是表現圖書館服務績效、校內研究成果與管理者領導統御表現的最好利器!

若需要更多的訊息,歡迎與飛資得資訊連絡。

參考資料:
  1. 公共電視台. (2008). 宜蘭結合歷史文物 圖書館呈現古早味. 公視新聞網報導2008/7/19.
  2. 台北縣立圖書館. (2008). 悠活北縣 閱讀Easy Go!!. 台北縣立圖書館. 2008/6/25.
  3. 林珊如. (1997). 二十一世紀大學圖書館:行銷服務時代的來臨. 大學圖書館 1(1):37-54. 1997 Jan.



隱藏內容




[飛貓報新聞] 登上期刊界101-投稿至JAMA-Part III

如同上期咱e報JAMA投稿之介紹,除非有特定原因,AMA目前只接受線上投稿作業。當您正式使用JAMA線上投審稿系統時,請先確認您的瀏覽器的cookies是開啟的,以避免無法順利使用線上系統,同時為了避免上傳的文稿出現亂碼的問題,使用的字型與符號請使用ISO或Unicode的字碼。

在您正式進行上傳文稿的作業前,提醒您下列的資料一定要先準備齊了再開始:
  1. 作者資訊
    作者清單(請提供全名,先寫名後寫姓,如Jane Q. Author)
    電子郵件地址(請提供所有作者的電子郵件地址)
    聯絡地址(請提供所有作者的聯絡地址)
    聯絡電話與傳真(請提供所有作者的聯絡電話與傳真)
  2. 投稿文獻題名
  3. 摘要
  4. 作者間的利益衝突與財務分配披露(Conflict of Interest Disclosures)
  5. Clinical Trial 註冊
    如果您的投稿的文獻屬於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類型,請記得要先完成註冊動作,並將註冊完後的編號(identifier)註明在摘要的最末。
  6. 投稿信(Cover letter)
  7. 文稿
  8. 相關數據表格(Tables)
  9. 圖片(Figures)
  10. 影音檔(Video)
開始提交文稿

於線上投審稿登入個人的帳號密碼後,選擇Submit Manuscript,進行提交文稿六個步驟:


  1. 選擇文稿類型與作者人數
  2. 完成提交文稿表單
    系統會針對您提交文稿類型,要求您完成特定表單資料,基本上內容大致如同前面提及的在正式提交稿件前要先準備好的10項資訊。
  3. 上傳文稿
  4. 檢查文稿資料資訊並列印出您的收據
    當您上傳了文稿之後,系統會給您一個編碼包含您提交文稿的詳細資料讓您參考與確認。您可以將該畫面列印下來,以做為投稿收據。
  5. 確認您的文稿有按照順序排列(如上期電子報所述)
    當稿件上傳到系統之後,系統會自動將您的稿件轉成PDF格式,供您確認文稿順序排列。
  6. 請重新確認您的稿件(含Cover letter)於轉成PDF格式之後的呈現是否滿意。
    在這個階段如果有任何排列不滿意,或需要新增資料的話,都可以直接線上作業調整,最後點選確認的連結(Confirm Approved Converted File),您的文稿將正式送出審閱。之後在七天之內系統就會主動通知您是否通過初審,或者您也可以隨時再回到投審稿系統確認您的稿件被審閱的進度喔!
不過有個小小的提醒,請不要在文稿中設定密碼保護或任何加密的動作,否則系統無法上傳並轉換您的文稿格式!

經過三期的連續刊載介紹,您是否對於JAMA投稿有了初步的概念與瞭解了呢?如果您希望取得更多更詳細的資訊,歡迎參考JAMA網站特別為作者準備的投稿資訊喔!

[飛貓報新聞] IOP Impact Factor 表現大成功!!

顯示內容ISI上個月公佈了2007年Impact Factor,結果明顯顯示出IOP期刊的影響指數是持續成長的! 超過30本期刊的引用率是正向成長,而有超過20%的期刊其Impact Factor都超過3.000! 這成功的結果反映出IOP期刊的品質及能見度,也讓研究人員可清楚地知道他們投稿至IOP是正確的選擇,並更容易地讓同儕引用到適合的文獻!

今年表現特別出色的期刊有:
而由其他學會組織與IOP合作出版的期刊也有顯著的成長,如:
  •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5.019,由IOP代表美國天文學會出版,成長了3%
  • Nuclear Fusion: 3.278,與國際原子能組織合作出版的期刊,成長了15%
  • Chinese Physics, (現在為 Chinese Physics B): 2.103,由IOP代表中國物理學會出版,成長了40%
如想知道更多IOP期刊相關資訊,請洽飛資得資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