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位諾貝爾經濟學得主認為總體模型,可以藉由複雜的數學來分析、檢視政府經濟政策。這樣的理論基礎是因為經濟走勢經常受到預期事件和非預期事件的影響,前者諸如長期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變動,後者則如油價突然飆升、消費驟降等。薩金特和席姆斯的貢獻即是為系統性政策變遷與所謂的「波動」,對總體經濟的短期和長期影響,提出有助於解釋的方法論。(資料來源: 自由電子報- 諾貝爾經濟學獎美2學者共享)

在兩位得主的研究中,貨幣政策變動對於經濟的發展產生極大的影響,而近期的歐債問題,其實也與歐元"EURO"的推動有著密切的關聯,以總體經濟學的觀點來看,貨幣流通的方式和範圍,對經濟政策和發展息息相關,而這一個整合歐洲國家所發行的共通貨幣,卻在近期同樣面臨了瓦解的問題。以此議題來檢索資料庫,讓我們透過瞭解這項貨幣政策的發展脈絡,看見它對全球經濟實體和各國經濟政策產生的巨大影響的。(列舉下列相關報導)
![]() |
"Euro-dollars Are For Ever." Economist [London, England] 29 Mar. 1969: 59+. |
![]() |
"The non-European euro." Economist [London, England] 9 Jan. 1999: 38. |
![]() |
"Time for europhoria?" Economist [London, England] 4 Jan. 2003: 60. |
諾貝爾獎評委、經濟學教授伊娃.莫克(Eva Mörk)讚美兩位得主說,「今天世界面臨的危機很嚴重。由於這兩位得獎人研究出來的模型,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可以更好地理解這個危機。決策人、中央銀行、金融部長們目前都在使用這個模型來理解,及找到最好的經濟政策來解決這個經濟危機。」的確,在兩位得主找到的分析模式中,確實幫助分析經濟政策的變化帶來的不同結果。而正因為經濟問題一直是各國在發展時必須正視的議題,甚至在全球化的影響下,一個國家的經濟走向也連帶的可能會影響全球的經濟趨勢,上述列舉的貨幣問題只是經濟政策的面向之一,而總體經濟學的觀點就是要為經濟體發展找到一個可以分析的方法,提供決策時的依循參考。但在這些精闢的研究成果背後,需要針對許多的經濟現況來做分析和探究,舉凡事失業率、通貨膨脹、政府減稅或者是更多的經濟層面的議題等,而"GALE--The Economist Historical Archive 1843-2007"資料庫,收錄的經濟學人雜誌的報導,是最佳的經濟議題的研究工具,加上編輯群國際性的觀點,在國家政經研究上是學者、研究人員、政府單位應該充分掌握的參考資料。
參考資源:
- 資料庫:GALE--The Economist Historical Archive 1843-2007
- 出版社:Cengage Learning
- 內容屬性:回溯型資料;報紙類;主題涵蓋:經濟、經濟史、社會、歷史……等。
- 適用對象:歷史、經濟相關
- 試用申請:products@flysheet.com.tw
- 網路資源:
特約編輯 | Nicky 提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