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身為哪一種專科醫師,對於其他科別的知識還是需要基本的了解;但是外套就那幾個口袋,能帶幾本書呢?相信這是過去醫師在抉擇要隨身攜帶哪一本Manual 時最大的困擾吧!然而,幸運的是,科技解決了這惱人的問題了!
BMJ除了期刊的出版為國際知名之外,旗下的Evidence Centre 致力於發展實證醫學研究與臨床決策資訊更是為醫界津津樂道!為了提供醫師臨床上的Second Opinion,BMJ建置了”Best Practice資料庫”,希望讓醫護人員在臨床工作上可以快速查到具有實證依據的治療建議,甚至還做到「資料庫帶著走」的功能!

例如,接到一名病患有暈眩、說話與平衡困難等症狀,初步判別可能是中風,醫師只需要將關鍵兩個症狀輸入資料庫,便能快速提供醫師進一步辨別是出血性中風或是缺血性中風的診斷方式與處置建議:依據Best Practice的說明,我們可以先用相對簡易的CT Scan先確認病患腦部是否有出血,若沒有,八成就是缺血性中風,可以再進一步做MRI Scan檢測!並根據最後結果,進行合宜的醫療處置!

這樣的資料庫,如同醫師隨身放在口袋的醫師手冊一樣,在關鍵時刻提供關鍵資訊。有別於其他資料庫只能坐在電腦桌前查資料,Best Practice還提供手機版本,讓醫師可以將各科重要的臨床資訊輕易的帶在身邊!
使用者只需要先在資料庫首頁右方的My Best Practice 註冊一組個人帳號密碼,之後便能隨時連上bp.bmjgroup.mobi來查詢Best Practice-Your instant second opinion!

科技始究來自於人性,Best Practice的推出,目的就在於協助醫療工作人員在工作上可以有更多支持的實證資訊!希望透過這項資源的分享,能夠為醫療工作人員提供找到資訊帶著走的最佳服務!
飛資得醫學資訊 | 李依鈴 提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